【我和我的祖国同出发】探索云端的奥秘——记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博士朱延年2019-06-05 14:55来源:陕西日报 2019年6月4日 6版作者:齐小英
朱延年,致公党党员,博士,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记者 齐小英)
开栏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反映我省社会各族各界爱国人士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爱国人士在追赶超越中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我和我的祖国同出发》栏目,重点报道我省基层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先进事迹,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他们以饱满热情迎接新生活、以奋斗姿态创造新生活的感人故事。 38岁的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博士朱延年和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丹尼·罗森菲尔德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气溶胶对海洋性低云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1月17日被刊载在世界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上。这也是我国气象系统人员第一次以第一作者在这一刊物发表论文。
“该研究可以更准确地量化评估气溶胶影响云带来的气候效应,从而提高未来气候预测的准确性。”5月31日,朱延年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只是他们3年来研究工作的一个初步成果,探索云端的路途还很漫长。 实现从“地面”研究到“云端”观测的转变
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专业的朱延年,200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参与了多项关于农作物种植区化研究工作。
由于研究所多年来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罗森菲尔德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英文听说读写水平较高的朱延年承担了学术翻译工作。其间,他接触到大量云微物理方面的前沿知识和信息。
凭着扎实的物理、计算机、数学、卫星遥感知识基础,勤奋钻研的朱延年工作目标实现了从“地面”研究到“云端”观测的转变,强烈的探索精神让他迸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
2015年,研究所在华山半山腰和西峰山顶分别设立云物理观测点。由于天气、气候原因,高山观测云物理数据的难度更大。
仪器耗材需要定期更换、维护、检修,数据也要每月定期采集、记录。团队成员肩挑背扛着维护设备上山,一去就是好几天。每天上午9点到达山顶开始工作,午餐以方便面、面包充饥,常常到晚上八九点回到住地酒店才能吃上晚饭。
更精确解读卫星获取的云物理数据
通过卫星观测云获取到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信息后,需要把云的高度、温度、含水量及云粒子大小等百余项数据“翻译”为直接可读的信息。
2012年7月,许多国家的气象科研人员都在利用美国新发射的一颗环境和气象卫星,研究获取相关信息。面对这一公开共享的资源,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只能望而却步。
“必须突破科研瓶颈。”朱延年和团队人员立下誓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从早上上班到凌晨两三点,有时还要通宵达旦,团队人员连续作战、集中开发,在国际专家的帮助下,3周后,朱延年和团队终于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高分辨率云微物理参数的反演,将传统1000米网格的云微物理反演数据提高到375米,如同在反演中用上了高像素相机,使卫星获取云物理的参数更准确了。
直到2017年,美国国家气象局公布利用这颗卫星提供的标准云产品数据仅为750米。 获得数据300多万条 画出分析图几万张 近年来,朱延年主要从事大气物理和卫星云微物理反演科研工作。研究领域围绕气溶胶-云-降水间的相互作用、卫星反演云微物理参数、国内外卫星定量应用等方面展开。 2016年,朱延年和罗森菲尔德教授开始就空气污染对全球变暖有抑制作用的课题进行研究。其间,他们处理卫星图像上万幅,获得数据记录300多万条,画出分析图几万张。相关成果在《Science》杂志发表后,国内相关媒体纷纷报道:一项由中外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阐明了空气污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并指出人类活动排放产生的气溶胶颗粒污染对地球有降温作用,可部分抵消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
“我们的发现显示,空气污染可能是间接抵消全球变暖的一个扰动因素,而这个因素在过往的研究中被低估了。目前全球气候预测中没有全面考虑到污染对云的巨大影响和由此产生的气候效应。”朱延年解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溶胶确实导致比先前估计更大的冷却效应,为了抵消这部分冷却效应,那么当前温室气体的变暖效应也应该比先前的估计更大。因为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累积,而气溶胶浓度不会增加,甚至可能随着清洁能源的普及而降低。清洁能源产生的气溶胶较少,而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变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也就是说,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工作还存在很大的挑战。
采访中,记者看到,朱延年办公桌的电脑里,正在自动处理满屏密密麻麻的数据。他说:“还有许多未知的云现象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探索,未来,我们将解密更多云端的奥秘。” |